隆里古城观古今,风雨桥上风云轻。-亚博电竞网
黔之风情:隆里古城和地坪风雨桥篇
依依不舍告别文斗苗寨,驱车经隆里古城奔地坪风雨桥而去。
隆里古城位于锦屏县西南边沿,是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军事屯堡,城内古建筑保存完好,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它和城外纪念王昌龄的状元桥,状元祠一起,构成了一幅清新幽静的古朴画卷。
隆里古城近似长方形,城墙高一丈二尺,壕深一丈,东西南北四道城门,城门上各设炮台一座。东门为清阳门,主要作为官员,军队进城之门,取紫气东来之意。
隆里古城因为是军事屯堡,所以从设计到施工都严格遵循当时的作战需要,是一座亦兵亦民,能战能防的军事城堡。城内以千户衙门旧址为中心,往东,西,南三面分别开三条主街,街巷交叉均不成“十”字而以“丁”字街道结构作为主轴线,缘由“十”与“失”谐音,而“丁”字寓意人丁兴旺,城池永固。
城中三条主街又分出六条巷道,巷道把城区划分成相对独立的九个居住区域,形成古城“三街,六巷,九院子”的格局。
南门为正阳门,西门称迎恩门,除了门上建有两层戌楼外,还设置了内外两道城门,即在门洞前筑有一堵围墙,出门洞后需转九十度弯再出一道门才能到达城外,这种形似瓮城的结构被隆里人称为“勒马回头”。
因古语中北与败音相近,而败字无疑犯了兵家大忌,故北门常年不开,且为取其藏风聚气之说,在北门城楼上设有庙宇,供奉菩萨,以祈求平安。
隆里古城的居民大多是明朝戎边将士的后裔,他们大多是来自中原的汉人,他们顽强的保持着汉文化的传统,不仅从建筑的式样,家居的纹饰保持汉家风格,仅家家户户正房内贡奉着“天地君亲师”牌位就令我动容。这真是一个军屯文化的活化石。
看完隆里古城,意犹未尽,想在这古今交汇处住一宿,匝吧匝吧味道,感受一下王昌龄谪居的心情和朱桢戌边的豪情,但在同伴的催促下奔向地坪风雨桥。
地坪风雨桥位于黎平县地坪镇的南江河上,全长56米,桥面宽4.5米,桥上建有长廊和三座桥楼,青瓦覆盖,即便于人们通行,又可供行人小憩避雨,乘凉,会友,迎宾送客,是一种多功能的侗族建筑。
如果置身河面仰望这座桥,桥廊屋面有檐,廊角下面也有檐,上下共两层,中楼为五层,五重檐四角攒尖顶,式样类似侗家鼓楼。桥南北两头各建有一座三重檐歇山式侧楼,整座桥全系穿榫逗扣衔接拼合,不用一钉一铆,使人不得不佩服侗族建桥师傅的匠心独运。
此桥自古即扼控黎平通往广西的通道,始建于清光绪九年,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喜欢桥梁的人可以来看看。
评论
最近回复-
3小时前重庆 8 4
-
跟游欣赏
4小时前辽宁 8 4 -
跟游古城
4小时前河南 8 4 -
5小时前河南 8 4
-
回复
隆里古城是古建筑保存较多的古城之一,在此基础上对官署等临街房子进行了修缮。
6小时前河南 8 41 -
回复
这需要政府推动。
6小时前河南 8 4 -
跟游
7小时前天津 8 4 -
跟游
8小时前浙江 8 4 -
好景色
8小时前北京 8 4 -
看看
9小时前河南 8 4